陈劲:小米让用户参与研发,三星电子感到威胁(韩中央日报专访)

20141028174659.gif

“单靠企业的创新取得成功的时代已过去。只有与消费者一起实现创新,才能产生市场破坏力,这就是小米成功秘诀。”

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创新(innovation)专家”的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所说的小米成功的秘诀。也就是说,小米迎合DIY(Do It Yourself)产品大受欢迎、消费者体验日趋重要的趋势,选择与顾客一起进行创新战略的做法是成功的。以海尔为例,陈教授认为,如果小米是中小型企业,那么海尔则是拥有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型大企业。接着,陈教授介绍了‘HOPE(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这个资源创新平台。认为韩国在电子业界强敌众多。

陈教授现在正在进行十三五规划科技课题的相关研发创新工作,这就足以显示他在中国科技领域的重要性。笔者在《中央日报》和贸易协会主办的“韩中日产业合作新范式——冲突还是合作”研讨会上对他进行了采访。

(提问)小米的CEO雷军表示“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引领着创新。他能与三星Galaxy并驾齐驱的力量是什么?

“他创新的参与者不是科研人员,而是用户(user)。他比三星更加开放。三星强调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跟用户的互动比较少。而小米则强调用户参与,创建一个用户参与的创新平台,出现了“米粉”。小米把用于分为三类,一种是简单用户,另一种是单纯购买用户,最后一种是极客(geek)。极客是一种很有创新意识的用户。小米通过这些用户消除了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中国年轻人愿意参与。现在人的心理不是单纯购买产品,而是注重参与体验,从服务经济向体验性经济转型。小米就适应了这样一种创客时代。大家都来创造一个东西,而不是简单地做一个被动的消费者。因为以前我们的企业卖产品,是企业主导,现在是用户主导。在此基础上,加上另一种技术——3D打印,这个情况就更明显。中国在这一方面转型很快。虽然互联网是美国的,但是中国抓住了这个机会。小米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提问)雷军在发布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越三星Galaxy时表示有危机感。

“他下一步就要利用自己的用户资源开始做核心技术(core technology)。因为他现在的创新还是局限于外观和简单创新,真正的内容上的创新还远远不够,跟苹果比在服务方面远远不够。他是个满足低端消费者的,如学生等年轻群体。苹果是High-end,小米是Low-end,这样就很容易饱和。这就是他不仅制造手机,还生产电视和路由器的原因所在。雷军的脑子中充满了其他产品。他可以成为互联网电器公司,他也面临转型。”

(提问)在中国,还会出现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吗?请再举出几个创新企业的案例。

“目前在基础设施(instructure)方面的创新比较多。高铁领域的中国南车,通信领域的华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领域的阿里巴巴就具有代表性。中国国家电网的特高压送电和变电技术水平非常高。在电子商务领域则很难出现另一个阿里巴巴。但如果出现将搜索大户百度、电子商务交易大户阿里巴巴和网络通信大户腾讯等信息融合在一起的云技术企业,将会超越阿里巴巴。”

(提问)中国的创新战略将会如何改变东亚企业间的竞争结构?

“做的好的话,东亚可以成为世界创新的一极(polar)。因为我们可以汇聚日本和韩国的优秀人才进行创新发展。中国的优势就是只要方向正确,转型非常快,没什么可犹豫的。这是中国特色。中国的优点有很多。全球化程度非常高,并且比以前高得多。特别重要地是中国的信息化水平非常高。中国人才的数量非常多,而且高学历人数非常多。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680万人。现在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东亚为最高。这也是值得韩国和日本借鉴的地方。中国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迅速上升。这个会改变三国间竞争结局。”

(提问)中国和德国在制造业领域缔结了“革新式伙伴”关系,您可否为我们解读一下中德两国的“革新式伙伴”的含义?

“制造业非常重要,但现在要摆脱单纯的加工,发展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制造业,这便是‘工业4.0’。德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应引进他们的技术。中国现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从而需要先进的设备。为实现产业升级和完善工作条件,需要机器人、自动化和智能设备。转型带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这就是中国与德国合作的原因所在。”

(提问)中国产品因受“China discount”的影响,一般给人“低价货”的印象。

“低价也不一定就是问题。海尔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从‘低价创新(Frugal innovation)’开始。他们面向大众市场,因为这是有潜力的市场,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误。我们传统的电器企业指向High-end产品市场。但High-end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会下降。海尔是先去满足中低消费市场,然后慢慢往上走。跟中国高铁一样,从低端往高端走,也是一个创新的策略。

(转载自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http://cn.joi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