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简介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到“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并用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来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指明了中国创新实践的方向。而落实到中国教育创新和企业创新方面,如何能站在全球创新的高度来规划和布局自己的创新策略则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摆在前面的问题是:高校如何将国家创新战略落地、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变化,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并在高精尖的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重大成果?
中国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是,全球贸易让地球扁平化,而互联网瞬息爆发的海量资讯,让所有企业同时处于全球喷薄的创新竞争之中。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出,中国企业如何能够借助高校源源不断培养的创新人才,打造自己的原创核心队伍,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洞悉客户需求,快速研发出具有核心技术的爆款产品?
事实上,大学的创新教育和企业创新并不是独立的两个事物,它们犹如土壤与树木的关系。创新的大学教育如肥沃的土壤,更容易成长出参天大树。而获益企业犹如树林保持土壤的肥力,也能更好地回馈和帮助大学。因此,本次国际创新论坛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以色列和中国的创新大师们同台探讨创新教育与企业创新模式及其内在联系。希望通过国际大师们的创新前沿理论,系统创新方法,丰富的实战创新案例分享,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创新教育,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创新教育,方法先行,企业创新,人才先行!
二、主办方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国际TRIZ学会(ITRIZS);国际设计思考学会(ISDT)
联合主办单位:法思诺创新学院
三、大会议题
创新前沿理论与实务分享
四、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年7月6-7日
地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舜德楼418室
五、注册方式
1)报名方式:

长按二维码,在线报名
中英同传(请携带证件,交换同传设备)
注意:
1.参会人数:200人,在线报名并缴费者视为报名成功,报满即止。
2.谢绝空降。会议开始前3天将收到参会短信提醒。
2)会议注册费:1980元(在校生为1000元)
3)缴费方式:
银行汇款: 户名:清华大学
开户行: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账号:0200004509089131550
银行码:102100000458
行号:045
附言:051+创新实务论坛+参会人姓名
4)如遇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电话:010-62792422(王老师、张老师)或邮箱联系:rcti@tsinghua.edu.cn
六、重要提示
报名及缴费截止日期:2018年6月25日
纸质邀请函在会议现场发送,不提供电子邀请函。欢迎学者,企业中高层知识管理者,政府部门人员,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等报名参会。
2018“全球创新大师前沿理论与实务分享”主题论坛组委会
2018年4月
附件1:大会议程
时间 |
演讲主题 |
嘉宾 |
第一天 |
9:00-9:20 |
开幕致辞 |
|
9:20-10:10 |
设计思考与跨领域产品创新开发 |
Stephen Melamed教授 国际设计思考学会主席(ISDT);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 |
10:10-10:30 |
茶歇 |
|
10:30-11:20 |
创新的前沿:理解和应对关键的管理挑战 |
Jelena Spanjol教授 德国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管理学院(LMU)创新管理研究所负责人 |
11:20-12:10 |
东方创新学的崛起 |
陈劲教授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
|
午餐 |
13:30-14:30 |
银发时代的老年产品创新设计 |
Ron A. Nabarro教授 华侨大学和佛山大学的客座教授;前以色列理工学院高级工业设计研究生项目负责人 |
14:30-15:20 |
TRIZ在技术产品创新的前沿应用 |
Valeriy Prushinskiy先生 国际TRIZ学会主席(美国) |
15:20-15:40 |
茶歇 |
|
15:40-16:20 |
创新者的逆袭:变革时代的创新思维 |
郑刚博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ZTVP主任 |
16:20-17:10 |
主题:待定 |
拟邀请:美的中央研究院院长分享 |
第二天 |
9:00-9:30 |
中国产业技术创新如何突破 |
拟邀请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科技部原副部长) |
9:30-10:00 |
华润大学开放式创新平台分享 |
拟邀请:华润科协领导,华润产业领导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1:20 |
精益创新DDIF模式---使用系统创新方法来实现企业创新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并桥接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 |
姜台林博士 法思诺创新学院院长 台湾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
11:20-12:10 |
首届全国创新方法应用大赛颁奖仪式 |
|
12:10-14:00 |
午餐 |
|
14:00-16:30 |
参观: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
备注:主办方保留根据情况调整嘉宾日程安排的权利。
附件2: 演讲嘉宾

Stephen Melamed教授
国际设计思考学会主席(ISDT)
现任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创新中心/IPD项目主任,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在领导复杂局面和项目及多领域合作文化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经验,LSP(乐高玩具)的专业引导顾问师。
梅拉米德教授也是国际设计思考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sign Thinking)创建人与理事主席,致力于推广设计思考与创新的工作。曾被美国艺术及人文基金会授予设计专业奖学金,曾是联合国第一届国际跨领域设计大会受邀演讲者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梅拉米德在制造业、企业、非盈利行业及咨询业均有从业经历。目前,梅拉米德是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跨领域产品开发和工业设计临床教授及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跨领域产品开发项目副董事。他同时还是非盈利机构AIGA国家设计宣传组、民主主义设计(D4D)的创建成员之一,并曾在董事会效力。梅拉米德有着大量关于创新、工业设计、跨领域产品开发及设计研究的著作文章,同时还是国内外多所大学和会议的特约讲师。除了其在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的职责外,梅拉米德还是位于芝加哥一流设计咨询公司PlusD2公司(前身为Tres设计集团)创建者及主席。该公司荣获了大量的国际设计大奖及IDEA卓越设计银奖章。

Valeriy Prushinskiy教授
国际TRIZ学会(ITRIZS)主席,TRIZ五级大师,国际TRIZ学会TRIZ1~5级认证委员,三星首席TRIZ科学家
擅长TRIZ技术创新以及专利破解、专利布局等高价值创新项目的培训与辅导。拥有20多年TRIZ方法的应用与发展经验,开发并实施了多种类型TRIZ课程,使其适合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具备在汽车、化工、医药、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土木、民生等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经验。
ValeriyPrushinsky曾服务于韩国三星电子,并担任TRIZ首席科学家工作长达六年,参与并成功开发多项创新产品,达到显着性的效益。曾带领三星研发团队运用TRIZ进行专利解构的过程:解构并破解“苹果手机的滑动解锁”专利而获得三星公司CEO“杰出贡献奖”。在三星公司服务期间,参与了近百个高水平TRIZ项目的实施,并获得专利及申请中的专利数量超过50多项。

RonA.Nabarro教授
华侨大学和佛山大学的客座教授;前以色列理工学院高级工业设计研究生项目负责人
纳巴罗教授是工业设计师、策略师、企业家、教育家和研究员。在企业创新、年龄友好设计、设计领导、设计管理等领域被公认为是将设计思维和创新融入商业的思想领袖。
他在“年龄友好型设计”和“年龄友好型设计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鉴于他在老年人的设计领域长期做出的贡献,而荣获2009年世界技术网络大奖。
自1970至今,他是一名实践设计师,设计了超过750种产品,涉及广泛的行业。在担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工业设计教授的1992-2009年间,他创立了高级工业设计研究的研究生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
目前,纳巴罗教授在中国上海德稻教育学院教授设计管理、设计思想和年龄友好设计,是华侨大学和佛山大学客座教授。
1999-2003年工业设计学会国际理事会执行理事会成员。纳巴罗教授是24个国家和国际设计奖的获得者,他的设计作品已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展览中展出。

Jelena Spanjol教授
德国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管理学院(LMU)的创新管理研究所负责人
加入LMU之前,Jelena曾在德克萨斯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任教。她也是瑞士圣加仑大学的客座教授。她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博士学位。Jelena是与FIDSA的StephenMelmad教授和MichaelJ.Scott教授博士在开发UIC(跨学科产品开发)课程和建立UIC创新中心方面的关键合作者。
杰琳娜的研究兴趣涉及到创新的多个角度和层次。核心研究论文涉及创新动机、能力和行为。
Jelena通过产品开发和管理协会(PDMA)的各种举措参与创新实践。她在该协会中担任杰出企业创新者(OCI)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并担任PDMA的现任副主席(副总裁)。她是即将出版的面向从业者的书“PDMA要点3:利用约束促进创新”的联合编辑。杰琳娜的教学涵盖了所有的层次,从本科生,MBA,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她的方法是跨学科的,强调通过团队和个人工作的应用和互动。

陈劲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第四届)、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管理工程学报》副主编等。200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获聘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0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4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教授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在《人民日报》《瞭望》周刊等发表多篇创新战略和政策的文章,对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前期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其研究成果曾获得首届中国管理科学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先后为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等提供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等的咨询服务,以及为美国杜邦、海尔集团、娃哈哈、吉利集团、中国石油、天津电网、深圳华为、青岛海尔、中兴通信、金地集团、华北制药、美的集团、大庆油田、中集集团、中车集团、中国电信、中储粮、浙大网新等知名企业提供创新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

姜台林博士
法思诺创新学院院长,国际TRIZ学会(ITRIZS)副主席,国际设计思考学会(ISDT)联合创始人,全球首位华人TRIZ五级大师 及六西格玛黑带大师(MBB),台湾明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兼任中质协六西格玛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粹智创新学会理事长,中华六西格玛管理学会理事,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基地兼任研究员。现任思诺创新学院院长,曾任美商Ideation亚太区研发总监、美商德州仪器制造主管、美商Adventek新产品研发研究员、摩托罗拉电子质量经理。专长领域:全面创新管理系统(TIMS)、产品与技术创新方法(技术地图、TRIZ、DFSS、设计思考)。先后获得33项专利,发表18篇国际期刊论文。

郑刚
浙大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科技创业中心(ZTVP)创始主任、硅谷创业实验室(VentureLab)创始主任、创业研究所副所长、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NIIM)技术创业研究所执行所长。浙大《技术创新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协调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2011-2013)。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国际小企业联合会(ICSB)中国副会长。全面创新管理(TIM)理论、全面协同创新理论主要提出者。
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多项,有专著1部,编著和译著多部。近年来主要围绕全面创新管理(TIM)理论及全面协同创新、非研发创新等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曾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中国管理科学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奖励多项。2篇案例入选斯坦福及哈佛案例库。
近年来应邀在各级政府及海尔、美的、中集、红星美凯龙、深圳盐田港、中控、网新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做创新与变革领导力等相关讲座和培训数十场。
现担任网新集团、硅谷健康大数据公司HBI等国内外创新型公司创新顾问,以及PlugandPlay杭州孵化中心、网新立方、银江孵化器等创业导师。混沌大学特聘研究员。
附件3:主办机构简介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中心所依托的学科点于1986年批准为技术经济专业全国第一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该专业全国唯一重点学科点,2002和2007年蝉联国家重点学科。中心于2004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多年努力,在技术创新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确立了在国内外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科学研究方面,努力探索新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立足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展开高水平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新成果。特别是聚焦于技术创新学、自主创新、服务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等创新研究的核心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领先的研究成果。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等委托咨询项目,与中车集团、中石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海尔集团等一流创新企业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近年来,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顶尖国际期刊以及国内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的论文。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在技术创新的学科建设方面,负责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工作,重点统筹中国的技术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组织完成《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创业启程》等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从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国际博士生暑期学校,其中国外博士生占1/3左右,聘请国际知名教授讲授与指导,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中心负责编辑《技术经济》、《创新与创业管理》、《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的本学科重要期刊、集刊,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和案例库建设,努力成为中国技术创新学科领域重大的公共学术平台。
中心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世界著名创新学术机构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PRU)、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亚洲协同创新研究协会、GLORAD国际研发管理研究中心等多个机构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企业创新研究所等有密切的学术往来。中心创办中国创新研究学术网络(CICALICS)、创新研究国际会议(ICIS)、创新与知识管理(iKM)国际会议,已邀请到多位海外学者前来交流。2018年中心创办了国际创新研究期刊(IJIS),标志着中心的国际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国际TRIZ学会(ITRIZS)简介
国际TRIZ学会(International TRIZ Society: ITRIZS)是由美国Ideation国际公司的TRIZ 大师: Boris Zlotin与Alla Zusman (两位都是TRIZ发明者Genrich Altshuller关系非常紧密的同僚)以及多位TRIZ专家于2006年所创办。学会总部设于美国密西根州,目前学会分支机构遍及德国、印度、日本、英国、中国大陆与台湾。国际TRIZ学会致力于推广由更先进的TRIZ理论与软件化TRIZ系统所发展出来的Ideation创新体系 (Ideation Office of Innovation) 。全球多家全球知名企业皆因获得国际TRIZ学会的认证与项目辅导获得显着的效益增长。国际TRIZ学会不仅致力于全球TRIZ理论的研究与教导以提升个人与组织的创新能力, 更着重TRIZ的运用以突破技术瓶颈,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国际TRIZ学会 (ITRIZS)在亚太地区授权法思诺创新学院担任大中华区TRIZ唯一被核准认可的培训与认证的代表机构。

※注:Boris Zlotin及Alla Zusman皆为TRIZ创始者Genrich Altshuller嫡传弟子,共同在苏联创办TRIZ学校以及推广TRIZ活动,为目前全球最资深且最具权威性的TRIZ大师。
国际设计思考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sign Thinking)
国际设计思考学会由美国设计思考大师和资深工业设计专家Dr.Stephen Melamed于2016年8月发起筹建。学会创立的初衷是希望建立一个供人们学习,分享和实践设计思考方法的平台。
目前,国际设计思考学会已经吸引了来自伊利诺斯大学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d.school,浙江大学科技创业中心(ZTVP)和台湾地区的多位设计思考专家和顾问们。国际设计思考学会通过吸引大量社会各界的设计思考专业人士参与,来探讨和创建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和个人采用先进的设计思考理念和方法来达成跨学科领域,跨行业领域的跨界创新目标。
在技术发展加速,并备受重视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继续保持以人为本的初心,并能围绕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而进行人性化设计,这是国际设计思考学会的核心关注点。通过建立和推行设计思考理论和方法的标准化,国际设计思考学会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找出温暖社会的创意,实现洞悉人性需求的设计,创造满足人类期望的新产品来。
国际设计思考学会不仅致力于传播设计思考的理论和方法,还率先在全球推出了设计思考的培训与认证体系。目前,国际设计设计学会的设计思考认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级。
法思诺创新学院(FASINNO)简介
法思诺创新学院(FasinnoInnovationAcademy)由国际著名创新咨询顾问团队与海内外教育界资深人士共同创建。旨在结构化地将企业创新方法与国际创新课程体系整合,规划适合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以完善高校和企业创意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实践体系,培养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全体教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深度融合,同时也帮助提升企业员工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成效。
法思诺创新学院希望成为改变世界的人才培育平台。这个跨界平台犹如联结高校和企业的桥梁,一方面帮助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当中。另一方面,帮助高校将创新教育与企业创新研发体系建立深层次合作。
法思诺创新学院精益创新产品系列有:中长期产品与技术规划战略—技术地图(TR);创意产生—设计思考(DT);创新发明—粹智创新TRIZ;创新实践—设计六西格玛(DF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