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3月27日电(通讯员梁昱坤 杨丽)3月26日下午,贵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在北校区行政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召开。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劲,贵州省教育厅科技与研究生处黎元坤及全体在校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党政群各部门、校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第四轮学科评估入榜学科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主持。
陈坚讲话。他回顾了贵州大学近年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此次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的召开,就是为了进一步理顺学科建设思路,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他表示,贵州大学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走有贵州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立足贵州大地建一流,服务我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为我省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石漠化治理等重大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长江学者”陈劲、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教授池永贵、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王锦荣,分别从学科建设、高水平学术论文与高被引学术论文三个方面作经验交流。陈劲作《对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建议》报告,就贵州大学如何建立高规格、分类的学科评价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持续引进高水平海内外人才等方面作经验分享;池永贵从个人的亲身经历出发,分享了研究方向的选择、团队与平台建设、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对高水平学术文章写作的重要性;王锦荣作题为《科研工作的思考和体会》报告,他说:“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奋斗者,而奋斗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学习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虽然过程漫长而艰辛,但能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宋宝安表示,希望入选的一流建设学科加强内涵式建设,切实提升学科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陈坚分别与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生物学、土木工程学科的负责人签订了《贵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责任书》。其中,土木工程是区域一流建设学科,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生物学属于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属于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签订学科需要严格按照《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贵州省一流学科管理办法》和《贵州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加强内涵式建设,落实学科建设方案,促进贵州大学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