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教授成果《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论》获第六届管理科学奖

1534907355583082092.jpg

获奖者

1534907365276007868.jpg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成果介绍

该研究在全面回顾创新系统研究范式(包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等)和经典组织能力理论(包括资源基础观、核心能力观、动态能力观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core competence-based firminnovation ecosystem)模型。

同时,作为对研究模型的论证,该研究选取国外与国内十大典型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实践对研究模型予以论证,其中国外企业包括苹果公司、西门子公司、宝洁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国内企业包括方正集团、海尔集团、中国南车集团、华为公司、美的集团。研究认为,建设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要关注内部创新系统的技术和非技术要素,打造并强化企业核心能力,而且要关注企业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员构成与运作模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功、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核心能力打造和外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平衡和协同。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减低研发成本的最有效方式。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

第一,基于创新系统范式的研究,在国际创新研究主流学界所探讨的“国家创新系统”(弗里曼、纳尔逊、伦德沃尔等代表性学者),“区域创新系统”(库克等代表性学者),“产业创新学”(帕维特、玛拉巴等代表性学者)等基础之上,提出了“企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议题,将国际主流研究所聚焦的宏观层次(国家创新系统),中观层次(产业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进一步延伸,补充建构了创新系统范式面向企业层次的微观研究基础(企业创新系统),丰富了创新系统在企业微观层次的研究概念与相关机制探讨。该研究在实践层面对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协同等,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

第二,整合企业内外部视角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进行了建构。从内部出发,该研究系统回溯了组织资源基础观、核心能力观、动态能力观等理论,构建了由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构成的组织核心能力基础。然而,核心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存在双重性,一方面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核心能力过分强化所涌现的潜在能力刚性与路径依赖,这形成了组织内部的“核心能力悖论”;从外部出发,研究整合了以外所聚焦的创新系统观、开放式创新范式、研发国际化、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研究,强调企业外部资源协同对创新速度、创新效率、创新绩效等的重要性。但是,过度开放也会导致企业注意力的分散,其产生了“开放性悖论”。基于组织内外的协同与整合,本研究由此提出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打造需要平衡外部导向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观点,并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框架。这一框架强调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要素的交互协同,形成了管理理论研究与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话,具有较大的理论创新,对进一步完善组织创新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在“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指导中国企业开展基于核心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研究结合苹果公司、西门子公司、宝洁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五大国际创新型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在国际公司的实践予以总结与论证。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梳理总结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在方正集团、海尔集团、中车集团、华为公司、美的集团的创新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框架在这些典型中国创新型企业中的应用价值,指导这些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以及全球化视野下的核心能力打造与创新系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