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创建了共轭π分子与光催化剂表面杂化提高电荷输运效率的调控新方法。通过共轭π分子(石墨烯,C60,碳氮烯,类石墨碳层,聚苯胺等)与光催化剂(TiO2, ZnO,Bi2WO6,Bi2MoO6,ZnWO4等)的表面杂化,光催化活性提高了3-5倍,且发现只有单层分散且与光催化剂产生价键作用的共轭π分子才能产生杂化作用,揭示了表面杂化活性提高的空穴分离的机理。 2.提出了Bi系复合氧化物纳米结构设计提高光能吸收效率的系统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单分子层纳米结构和纳米棒结构的的Bi系新型催化剂,揭示了光催化剂纳米结构的形成规律,通过光催化降解反应和电催化降解反应的协同催化作用,大幅度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性能以及光电利用效率,为环境污染物的深度氧化净化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统计表明,随着本课题组工作在J. Phy. Chem. B ,2005,109,22432(引用:642次),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5,17,3537(引用540次)的发表,促进了Bi系光催化材料研究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