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全国高校创新管理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

1544624609725048625.jpg

2018年11月17-18日,在全国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创新管理研究与教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国际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新时代的中国创新管理研究、教学与实践”为主题,探讨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前沿的创新管理研究、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体系。会议吸引了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三百多位学者及企业管理者参加。

会议从研究、教学和实践三个模块分别开展研讨。

在研究板块,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谢德荪、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李纪珍副教授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1544627595617016305.jpg

斯坦福终身教授谢德荪

谢德荪老师作题为“新时代中国创新之道”的主题报告,在谢老师看来,创新是一种思维,可以分为“流创新”和“源创新”两种。“源创新”的着眼点是开拓市场,是 “无中生有”地去建立新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成员通过相互网络来提升各自的价值。谢老师认为,源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1544627661626040004.jpg

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

吴晓波老师作题为“从独角兽企业的崛起看范式转变期的创新创业”的主题报告。吴老师提出,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轨迹要超越追赶机会窗口的“非线型打击”,利用目前中国在国内外的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用“范式转变”的蓝海战略去打破传统战略,逐渐向创新市场结构转变。

1544627768047052180.jpg

清华大学陈劲教授

陈劲老师作题为“有意义的创新及创新管理体系”的主题报告。陈老师指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培育世界级的创新企业”是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命题。在总结创新领域现有范式的贡献和不足的基础上,陈老师认为创新关注点应从传统的"市场与技术驱动"维度向兼顾"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引领"的意义维度转变,提出"有意义的创新"这一以东方哲学智慧引领新时代人文精神复兴的全新创新范式,认为“创新者的创新活动不仅是对短期、局部利益的追求,更应当以哲学思考和人文精神为指引,追求社会整体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1544627844718035231.jpg

清华大学李纪珍副教授

李纪珍老师作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与行政裁量”的主题报告,李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国内外政府在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上所做出的政策性扶持,阐述了政府扶持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自己针对我国某些省市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使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现状研究,并为对研究选题、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教学板块,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与经济学部部长苏敬勤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北京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路江涌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科技创业中心主任郑刚副教授分别就本科、MBA/EMBA、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创新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开发、MOOC与混合式教学心得等进行了经验分享。

1544628226722034341.jpg

大连理工大学苏敬勤教授

苏敬勤教授认为,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要反复地碰撞,多次碰撞之后方会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且我们要建立正确的案例教学模式,老师要把企业家请进来,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学生向老师做提问的时候企业家适时地把自己的想法抛出来,这对学生的帮助意义很大。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研究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陈劲教授分享了其创新管理的教学内核,首先梳理了创新的本质、创新管理的要素等概念内涵,认为创新管理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创新的本质,认为创新的核心特征是价值,而创新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发挥管理的作用。最后提出创新管理的四大要素,一是战略引领看未来,二是组织设计重知识,三是资源配置高端化,四是宽严相济为支撑。

1544628323291020797.jpg

北京大学路江涌教授

路江涌教授希望通过体系化的构建,根据战略要素跟生命周期的变化,通过归纳、演义、溯因,运用画布方法和图解方法进行教学。路教授在让学生做二手案例时会进行分组,并让学生看跟企业相关的所有资料,而非限于一个案例,因为要紧跟企业动态发展的过程。

1544628565121002816.jpg

浙江大学郑刚副教授

郑刚老师分享了其《创新管理》MOOC的经验,认为该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管理体系,以及使学员掌握一些方法、理论和工具。并提倡尽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体验教学,线上线下结合。

随后,在沙龙环节,嘉宾各抒己见,做了精彩分享。

在第二日的企业自主创新论坛专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童国华,商飞集团北研中心总工程师杨志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峰,中集集团科技总监刘春峰,美的集团副总裁、CTO胡自强,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超前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晔,网易杭州研究院副院长汪源,中化集团创新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昆等作了精彩分享。

1544628628241060012.jpg

童国华董事长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童国华董事长认为,产学研用想有效结合,第一是要转变观念,要推动科技体制的不断创新。第二是要真正建立合理的产学研体系,第三是必须要建立多维协同合作,产生协同效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互多一些合作交流,多一些碰撞才能产生一些能站到风口、把中国吹起来的技术。

1544628723075059118.jpg

杨志刚总工程师

商飞集团杨志刚总工程师讲到,民机研制是体系性的工程,需要有战略、规划、市场、技术、研发、组织、模式,要做好全方位的工作,要从两个纬度开展。一方面要注重飞机产品的市场性,一定要通过市场行为,把商飞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定位做好。另一方面,要将国家的期待和任务在工作中得以体现。而且,整个过程中要注重需求驱动、模型驱动,以保证产品可的快速迭代。

1544628776743060515.jpg

刘俊峰副总裁

科大讯飞刘俊峰总经理在讲到科大讯飞智能化汽车制造时强调,现在的汽车企业不仅仅是造车厂,应该是一个科技公司、用户公司,一次产品交付,终身为用户服务。汽车四化中,电动化和网联化是智能技术,智能化和共享化是应用场景。智能化汽车制造的核心是服务车上人,一是让车更智能,二是让汽车企业更精益。

1544628844371025096.jpg

刘春峰总监

中集集团刘春峰总监认为中集要打造世界级冠军产品,需要有五个战略性举措。第一,把打造冠军产品的计划列入战略规划;第二,建立集团和企业两层组织保障;第三,明确评定标准和配套激励机制;第四,要有一些具体措施,例如营销和研发举措和创新举措;第五,举措靠管理创新,要把过去关键成功因素梳理出来。

1544628910392088601.jpg

胡自强副总裁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胡自强回顾了美的在战略转型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介绍了美的的创新生态体系,他指出,美的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重整了业务模式和集团的研发体系,打造了长远的战略布局,在技术创新的牵引下,实现了敏捷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合作。他也对美的在全球的创新战略布局进行了分享,介绍了美的的全球创新中心的规模、定位、进驻单位、孵化项目情况和业务发展结构。

1544628952653002491.jpg

王晔副总裁

海尔集团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王晔在演讲中指出,海尔始终坚持“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创新理念,线下线上“齐头并进”吸引全球资源。在线下,海尔构建10+N研发触点网络,以全球10大研发中心为基础平台,根据用户痛点并联全球上百万个资源。在线上,海尔搭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载体平台HOPE,作为全球创新力量的社群连接点,实现创新的来源和创新转化过程中的资源匹配。

1544629013713080696.jpg

汪源副总裁

网易集团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对集团的业务创新模式进行了的总结,从信息化的技术在互联网业务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定位、互联网产品规划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从邮箱到严选,再到考拉,汪总认为做好一个互联网产品最重要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创新能力,一个是匠心能力,展开来讲:一是找好产品定位;二是运营,注重服务和体验;三是技术支撑;四是人才的基础。

1544629084199050355.jpg

王昆

中化集团创新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昆总结了集团变革的五步法,也是创新变革五步法,第一是发起改革共起愿景,二是调动承诺、明确路径,三是组建团队、出台方案,四是授权赋能、激活组织,五是知行合一,形成文化。

嘉宾主旨报告后,海尔、网易、中集等企业嘉宾及主持人一起围绕企业自主创新的主题进行了精彩对话。

在两日会议期间,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在京联合发布《中国创新学派——3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一书。该书通过收集当代中国创新领域的数十位代表性学者的研究历程和成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创新研究30年来的发展、成果、政策建议和展望。

1544629171013089095.jpg

2018年11月18日下午,论坛圆满落下帷幕。